松竹梅

松竹梅

类型:花塑器

松竹梅壶,以松竹梅命题而造的紫砂壶,称松竹梅,又称“岁寒三友”。古有“松竹梅,岁寒三友;桃李杏,春暖一家”之说。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,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。“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。”“未出土前便有节,待到凌云仍虚心。”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以此三句诗自况。

朱可心紫砂壶

朱可心巧色松竹梅紫砂壶图片

松四季常青,竹经冬不凋,梅则迎寒开花,故称岁寒三友。梅、竹、松是取梅寒丽秀,竹瘦而寿,松石丑而文,是三益友之意。

天寒地冻,花木凋零。只有松竹梅这三位“朋友”欣欣向荣,一派生机。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、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,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。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,流传至今。

松竹梅是国画和紫砂壶的经典题材,一向深受艺人以及壶友爱慕,尤其是文人墨客的追捧。

何道洪紫砂壶

何道洪松竹梅紫砂壶图片

在旧社会结婚时,多在大门左右贴上“缘竹生笋,梅结红实”的对联,这是因“笋”与子孙的“孙”字同音、同声。将松、竹、梅围成团状;分作三个团状,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、竹、梅,构成图案:以松、竹、梅组成的洞门。

流把以梅桩为造型,壶身以梅枝装饰,器型端庄精致,堪称雅致。壶色泽肃穆,泥质细腻适手,乃是纯正泥料所制,紫泥亲茶性极好,因此此壶用来冲泡乌龙、普洱系列都极合适,为生手最爱。

汪寅仙紫砂壶

汪寅仙松竹梅紫砂壶图片

整款壶上丰下敛,圈底收缩,卷沿,与壶口一致。截盖,壶盖略微隆起,松桩造型的壶钮搭接呈桥形,更有小枝自壶钮胥出,甚是生动。三弯流一侧胥出一枝竹片,贴于壶壁之上,幽幽生香。

除却梅花造型,竹子装饰的壶同样不俗。壶嘴竹节造型竹韵悠悠,清秀动人。松的造型同样不同凡响,松枝造型的壶钮胥出松枝,松枝乃是段泥装饰,更有树瘿突出,生动逼真。

顾道荣紫砂壶

顾道荣松竹梅紫砂壶图片


 - 松竹梅有关的小故事 - 

松、竹、梅向称“三友”。或谮竹于松、梅曰:“此中空空,安能与君友?”松、梅怒曰:“惟空空,故能为我友,所谓此中空洞常无物,何止容卿数百人也!”呜呼!为君子者能如松梅之无信谗言,而为小人者自知其谗言之无益,而不入于君子之耳,则交道庶乎其有终矣! ——清·吴庄《吴鳏放言》

北宋神宗元丰二年(一○七九年),大文豪苏东坡遭到权臣排挤,被贬至黄州(今湖北省黄冈县)。初到黄州时,苏东坡远离亲友,非常苦闷,唯有寄情诗歌,以解烦忧。《卜算子.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正是他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:“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,时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,捡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”稍后,家眷来伴、朋友来访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,然而生活上的拮据仍然是很大的问题。

汪寅仙紫砂壶

汪寅仙松竹梅紫砂壶图片

为了解决经济困难,苏东坡自己开垦了一片荒地,种植稻、麦、桑、枣等农作物。不久,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,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,取名为“雪堂”。苏东坡在院子里种上松、柏、梅、竹等花木。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,十分切合苏东坡当时的心境。

一次,黄州知州徐君猷特意来雪堂看望他,见他的居所冷清萧瑟,便打趣地问他坐卧起居,满眼看见的都是雪,是不是太寂寞,太冷清?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,爽朗地笑道:“风泉两部乐,松竹三益友。”意思是说,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,枝叶常青的松柏、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,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。徐君猷见苏东坡在逆境中能以“松、竹、梅”自勉,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,非常感慨,从此对他更加敬仰。

东坡爱竹,他说,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 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”

王冕喜梅,写下“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”的诗句。

少陵说松,“清风为我起,洒面若微霜。”


 - 淘壶人馆藏精品松竹梅壶 - 

储亦斌紫砂壶

储亦斌制 岁寒三友壶

此件岁寒三友壶,摹古省大师江建翔代表作,采原矿紫泥制作成型,以圆壶为载体,加入传统的松竹梅元素,做工精美细腻。饱满身筒成扁球形,线条过渡丝滑,气质端庄又不显生硬,美感十足,压盖圆鼓,与壶口对接严丝合缝。

半截松桩与半截竹段相合,组成柱钮,松枝为流嘴,自流末攀出簇簇墨绿色松针,梅枝化作执把,上下两端胥出同色梅花点缀。竹节挺拔,松皮嶙峋,梅枝虬曲老辣,梅花娇嫩,竹叶、松针色泽突出,元素虽多,但由于壶身设计较简洁,整体上并不显得繁复累赘。整器憨厚饱满,气韵丰盈,满有敦稳古朴之气,各部位比例和谐,装饰布局合理,不失为藏用佳器。


范大生紫砂壶

范大生制 三友壶

此壶选上等紫泥为胎,形似圆珠,雍容大度。壶鋬作枝干状,在壶一面延伸出一遒劲之松枝,蜿蜒盘曲,另一面生发出数簇竹叶,器表大片留白,尤显洁净秀美。壶流饰一圈竹节,壶把状若枝干,壶盖上有一梅花枝,枝干盘曲之处即为壶钮,平添意趣,数朵梅花或开或合,似傲立于冬雪之中。松竹经冬不凋,梅则迎寒开放,象征高尚之气节,此壶集合松竹梅之岁寒三友,文人气息浓厚。

此壶作于清末民国时期,原矿老紫泥制成,泥质温润,能看出明显的年代感,古味浓郁。范大生之壶,在当时就已备受追捧,“大生壶”名噪一时。此壶保存至今,仍十分完好,是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好壶。


潘小忠紫砂壶

潘小忠制 竹段三友壶

此竹段三友为作者作于1996年的精品老壶,选用原矿一厂老小红泥精制而成,泥质细腻,泥色明润雅致。整器以岁寒三友“松、竹、梅”为题材,壶身取一截竹筒作型,笔直而挺拔。壶钮巧作松枝,枝叶蔓延至盖面,虬曲之势苍劲有力。弯流如竹节胥出,横生枝叶,贴塑至壶面。壶把化为梅枝之型,与壶身接连处胥出一截梅枝,朵朵梅花绽放,与盖之松,流之竹完美呼应,和谐统一。

整壶制作精致,造型设计巧妙,细节雕刻十分细腻,用极富生态的元素,诠释清雅之风与自然和谐之韵,赏心悦目,实用性强,颇具收藏价值。


潘子龙紫砂壶

潘子龙制 岁寒三友壶

岁寒三友壶乃花器中的典范,凝聚文人雅韵与匠心巧思,历代名家精品频出,此件为作者采原矿底槽清泥料,摹何道洪大师拍卖五百万代表作,一比一复刻而得,以瘿节嶙峋的异形古桩为造型基础,将松之苍劲、竹之清逸、梅之傲骨融于一壶:壶嘴与壶钮取松干遒劲之势,执把塑梅枝虬结之态,壶身暗嵌竹节清影,三友意韵浑然相契。

壶表辅以松针叠翠、松果垂枝、寒梅吐蕊、竹叶横斜等立体贴塑,盖面松鼠觅果为点睛之笔,更运用朱泥晕染松鳞,绿泥勾勒梅竹,段泥点染松鼠,铺色贴切,不失天然意趣。整器将自然生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,实谓摹古佳作,潘潘虽为年轻辈艺人,却能有此等造诣,前途无可限量。


沈龙娣紫砂壶

沈龙娣制 岁寒三友壶

此壶选用原矿紫泥,全手工精制而成,色泽温润古朴。整器以岁寒三友“松、竹、梅”为题材,壶身扁而蕴力,壶钮巧作竹节,枝叶蔓延至盖面。弯流如松桩笔直胥出,苍劲有力,壶面贴塑松针装饰,生机盎然。壶把化为梅枝之型,与壶身接连处胥出一截梅枝,朵朵梅花绽放,与盖之松,流之竹完美呼应,和谐统一。

整壶制作精致,造型设计巧妙,细节雕刻十分细腻,用极富生态的元素,诠释清雅之风与自然和谐之韵,赏心悦目,实用性强,值得入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