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生十八式汉瓦紫砂壶

文章二维码
扫码手机阅读
摘要:汉瓦壶,曼生十八式经典器型,灵感源自汉代瓦当。其壶型简约厚重,壶钮呈瓦当样式,兼具实用与古韵,是紫砂爱好者收藏、品茗的优选,尽显曼生汉瓦壶的独特魅力。

由清代文人曼生(鸿寿)开创的曼生十八式,在紫砂壶器型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而汉瓦壶便是其中极具文化底蕴的代表之作。

 曼生紫砂壶

曼生汉瓦壶

它的灵感溯源至“汉代瓦当”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符号,将古建筑构件的古朴神韵与紫砂工艺的精巧匠心完美融合,成就了一款跨越时空的经典茶具。

所谓“瓦当”,本是古代屋檐最前端的瓦件,兼具遮挡雨水、保护檐角的实用功能与美化建筑的装饰价值。汉瓦壶借其形、承其魂,却在紫砂的方寸之间演绎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。

 瓦当

瓦当

在宜兴紫砂界,流传着一句生动的顺口溜:“先生开口莫要夸,先做掇只和汉瓦,经典面前比一比,功夫真假壶说话。”

这句俗语道破了汉瓦壶的制作玄机:它看似造型简洁,毫无繁复装饰,实则对匠人技艺有着极高要求,每一处线条、每一个弧度都需反复打磨,方能尽显其韵味。

 强旭紫砂壶

强旭制、许文军刻 高汉瓦壶(本山绿泥)

细看汉瓦壶的结构,处处彰显巧思。壶盖采用经典的压盖设计,上部宽展,向下逐渐收窄,整体形态如同“天覆于地”,暗含天地相融的传统哲学意境,盖与壶身契合度极高,闭合时严丝合缝,尽显工艺严谨。

 强旭紫砂壶

强旭制、许文军刻 高汉瓦壶(天青泥)

壶钮是汉瓦壶的点睛之笔,以“汉瓦”为原型打造,样式灵动多变:有的在钮面上雕刻镂空的海棠纹样,花瓣层次分明,精致典雅;有的则在钮上开设三个小孔,既增添设计感,又暗含实用考量;还有些壶钮会刻上诗词短句,让器物兼具文人气韵。

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壶钮正面始终保持半圆形的瓦当样式,牢牢紧扣“汉瓦”主题,一眼便能唤起人们对古建筑的联想。

 徐聪紫砂壶

徐聪制、沈龙娣刻 汉瓦壶

再观壶身,采用圆润的圆柱形状,上部略宽,向下缓缓收窄,形似农家常用的水缸,质朴亲切,尽显生活气息。初看壶身仿佛笔直规整,实则暗藏细微弧度,壶壁微微外鼓,线条看似柔和,却暗含绷紧如弦的张力,既保证了壶的容量,又让整体造型更显挺拔有神。这种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的设计,正是汉瓦壶的魅力所在。

 陈鑫紫砂壶

陈鑫制 汉瓦壶

整体而言,汉瓦壶以简约的线条勾勒轮廓,摒弃多余装饰,却将古朴厚重与灵动明快完美融合:壶型沉稳大气,尽显汉代瓦当的历史厚重感;空间布局疏朗有致,又透着几分灵动之气,毫无沉闷之感。

 陈卫英紫砂壶

陈卫英制 高汉瓦壶

更重要的是,它兼顾美观与实用,握持舒适、出水流畅,无论是日常泡茶还是收藏观赏,都堪称佳品,也因此被誉为曼生十八式中最实用的器型之一,历经百年仍深受紫砂壶爱好者的喜爱。

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